Tel:15868850397
李兆基:从小老板到亿万富豪(第1页)
时间:2020-08-10 00:00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
  香港第二大富豪李兆基有句名言:“小生意怕食不怕息,大生意怕息不怕食。”意思是:做小生意要勤奋,做大生意要精于计算。  做大生意的李兆基,是从小生意一步一步做起来的,所以对两种生意都有独到的见解。  6岁的时候,他到父亲开设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,学习经营黄金、汇兑和外币买卖,很快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。  到了18岁,李兆基带着一千块钱,孤家寡人闯荡香港。  他最初做的是老本行——黄金买卖和汇兑。凭着年少时积攒的金银业看家本领,赚得第一桶金。随后又做进出口贸易。直到1958年,才和朋友成立永业公司,进入地产业,开始奠定庞大事业的基地。  李兆基还有一句名言:“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  这是李兆基的经商之道: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,不可以不择手段、没有道义地做生意。  有着过人经商天赋的李兆基,就是实践着这些原则,从小生意做到大生意。现在,李兆基已是亚洲数得着的亿万富豪。他创办的香港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作为香港三大房地产发展商之一,市值超过3000亿港元。  李兆基的投资理念:闻香下注  “商人的投资行为就好像吃东西般,嗅得哪儿有香味便跑到那儿。”李兆基这样解读他的投资理念。  从经营黄金买卖,做进出口贸易,接着转投房地产,到2004年将投资重点移至金融行业。每一次的转变,都显示出李兆基具有战略家的眼光,并且精于计算,能够把握住每一次投资机会。  锋芒初显 如果说经营黄金买卖,只是因为李兆基熟门熟路。那么转做进出口贸易的时候,他开始表现出敏锐的商业嗅觉。  1951年,他和金城银行的杨造英副总经理在茶楼叙茶。金城银行贷款的对象是进出口贸易公司和制造工厂。杨造英告诉他:根据现有的业务数据,预计明年香港产品的外销会激增,达到六亿元以上。  李兆基推算,如果香港产品在来年外销超逾六亿港元的话,那就占了香港全部输出货品总值20%。于是他立即从五金行业着手,从事进出口贸易。  到1958年,他手头积攒了一笔可观的资金,准备做更大的生意。  当时香港工商业发达,人口激增。以1954年为例,香港政府公布,全港的工人总数超过二十一万,比1953年增加近一倍。  和工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房屋问题,但政府推出的品牌命名廉租屋只解决了部分人的需求。李兆基非常肯定,房子是当前市场的急需品,由此决定进入房地产行业。  锋芒毕露 李兆基的战略家眼光在香港房地产业发挥得淋漓尽致。  他和郭得胜、冯景禧等8位友人,合作成立了永业公司。其后,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一路水涨船高。永业公司的员工从最初的3个人,发展到10多个人。  1962年,因为房租涨幅过快,港府为了保护市民利益,宣布从第二年7月起,新楼加租不得超过10%。  李兆基、郭得胜和冯景禧这“三剑侠”却依然对房产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,在1963年决定另起炉灶,成立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。   1973年,新鸿基上市后,“三剑侠”分道扬镳。李兆基继续看好房地产业。他和友人胡宝星创立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,随后上市。  紧接着,永泰建业经历了两次危机。  第一次是1974年,受股市大崩溃和石油危机影响,香港楼价从1972年最高峰的每平方尺220元跌至176元,成交量也相当少。  李兆基认定,危机是暂时的。他实行的基本策略是:地照买、楼照起,制成品照卖。果然,1976年,香港地产市场全面复苏,印证了他的预测。  第二次是1983到1984年。当时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召开几轮会议,均未能取得协调,两国关系紧张。整个香港都笼罩着愁云惨雾,民心浮荡。香港地产市场有如一潭死水。  在此期间,恒基欠下二十多间银行的巨额债务。李兆基既要应付银行还款,又要支付发展地盘之建筑费。但李兆基仍然向股东承诺:“恒基兆业必以香港地产为主要业务。”  1984年底,中英两国结束在香港主权问题上之争。因政治局势不明朗而转往海外市场的企业家部分已经回流,开始重新在香港投资置业或者自置居所。地产市场又起死回生。  1988年,李兆基自己创办的恒基兆业地产公司收购了永泰,并更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。其后,李兆基在香港地产市场一路行来,顺风顺水。  锋头依健 品牌定位公司2004年,坚持看好香港房地产业的李兆基松口:“香港的房地产业竞争太大,传统地产发展商要开拓新的业务。”  目前恒基地产将重心转移至内地,在内地有数十个房地产项目,并计划投资300亿港元建经济型住宅。  李兆基解释说,内地地方大,县市多,土地可说是买之不尽,可以投资房地产的城市超过数十多个,而且可以投资发展很多个项目。  他个人也将投资转移至内地的企业股票,从“楼神”变为“股神”。三年间,他成立的兆基财经企业,资产规模从500亿港元增到1200亿港元。  李兆基的经商理念:讲求诚信  李兆基信奉客户至上,总是将用户利益放在第一位。因此,他和他的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很好。  2006年,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获得“中国最具价值诚信地产品牌500强”殊荣。消费者对恒地也抱有极大的信心:恒地公司的“恒荔湾畔”项目开盘两周,就取得700套的销售业绩。  消费者的青睐,与恒地诚信的开发态度分不开。  以会所为例。中国有法律规定,小区业主不是会所的主人。但是恒基集团负责人曾表示,恒基来到内地开发房地产,依然会坚持在香港时一贯保护业主所有权的开发态度。楼盘会所从开发、销售到最终使用,其所有权都属于全体业主,发展商或物业管理公司只负责其管理权。  另外一个最新的佐证便是,向中华煤气让利事件。  3、4年前,李兆基的私人公司与澳洲签订了一份为期25年的液化天然气合约。当时定价是每桶油25美元。  后来天然气价格升至60美元一桶,李兆基却仍然按照成本价将天然气卖给中华煤气。中华煤气过去9年一直没有上涨煤气费,2006年还减价10%。  李兆基说:“这事让我颇感安慰,因为对社会有好处。中华煤气的用户每年可以节省8亿港元,25年下来,便可以省下200亿港元。”  有人问他,为什么要这样做?他回答:“便宜来、便宜去,用户得益,何乐而不为?我觉得这样做对得起大家。”  享受成功  转眼间,李兆基78岁了。他现在的生活比较悠闲。每天很晚才起床,然后耍耍太极或者打打高尔夫球,到下午较迟的时候才返回公司。李兆基表示,目前我可以说已经退休了。  小儿子李家诚已经结婚,儿媳身怀六甲。李兆基送了一块163.33磅的金砖给儿媳,寓意一路生生生。也许,功成名就的李兆基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含饴弄孙。  作者为世界经理人网站编辑。
品牌logo设计公司
相关案例
相关文章

最新案例推荐
最新资讯推荐

杭州上亿SOHO广场一号楼927

Mob:15868850397

QQ:785518861

请扫码联系品牌顾问
Copyright © 2007-2020 杭州佳点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 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3350号 浙ICP备17052797号-2 技术支持佳点品牌设计
在线品牌咨询 15868850397
在线咨询
示例分组1
请您留言

佳点品牌策划15868850397

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