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l:15868850397
品牌杂谈(六):重复的艺术、个性化和打动新
时间:2020-08-10 00:00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
重复的艺术几年前看东方卫视的一档栏目《谁来一起午餐》,第一次听叶茂中先生说,“广告是一门重复的艺术”。栏目播出几位选手自我介绍的VCR,叶茂中表示,还是没办法记住,如果把自己的姓名说三次,他就记下了。广告是一门重复的艺术。笔者觉得有道理。关于多次的重复与强化的作用,笔者联想到三点:信任、有效记忆和经典(陈士信作品)。不知道从哪天开始,就获悉这样一个信息,可口可乐是世界价值第一的品牌,品牌价值高达数百亿美元。将信将疑。再在“全球最佳品牌百强排行榜”看到,可口可乐高居榜首,慢慢觉得有那么一回事;今年1月在网易财经看到,“年轻人最关注品牌榜,可口可乐第一迪士尼第二”。又是第一,这下信了。并且这篇报道还给出了具体说明,部分摘录如下——“第一名:可口可乐(Coca-Cola),关注人数:3629万,在Facebook上被网友关注最多的品牌,同样也是这个星球上认知率最高的品牌”。笔者的心智慢慢建立了可口可乐是“世界第一品牌”的认知,几个“第一”的内容并不相同,但是它们的重复,让人坚信Coca-Cola绝对是第一。想让观众记住你的广告,实现有效的记忆,那么适当增加播放频次、一个周期(至少半年)内只播一支广告,值得考虑。观众多看到几次,“把自己的姓名说三次”,观众就记下了。在15秒广告里重复三次?笔者建议此方式慎用,消费者容易“反胃”——内心产生排斥,再好的广告、再美的愿望都无法达成。重复还有一个好处,可以铸就经典。选用一句不太差的广告语,喊它十年,就造就了一个经典。比如说,“好空调格力造”、“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”。个性化这是一个“信息大爆炸”的年代,也是一个“商品、品牌、忙碌大爆炸”的年代。现代人太忙碌了,哪怕你是个高校学生。每天接触到无数的信息,而外部信息又以几何级数在增长。走进商场、超级市场,走进繁华商圈,同一个品类的十几个品牌展示在你面前,让人无所适从。不是我们不想记住,是事物太多了。以下几个事物,在笔者的忙碌中,依然牢牢记住了。一本赠阅的杂志,杂志的封面左上角贴上了张大小得体的被赠阅人的照片,下方标注了姓名;不久前笔者到上海旅行,回来至今保留着一张酒店打印的住宿单。那张简约单子上注明了时间、姓名、地点(金茂大厦君悦大酒店)、房间号码,让笔者与这座上海乃至中国最著名的大楼(金茂大厦)“发生了关系”;在笔者几年的工作生品牌定位涯中,对一位领导(Richard)印象深刻,在笔者生日那天他掏钱订了蛋糕。和消费者个人密切相关的个性化事物,容易引起他们的强烈关注及产生深刻印象,那些事物是个性的,也完全是属于他个人的。一个品牌也让消费者感受到这种“私属性”礼遇,相信它一定能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(陈士信作品)。此外,奢侈品牌对于VIP客户管理的一些经验,值得我们借鉴,它们充分考虑、满足了消费者个人的礼遇、个性化的需求。在消费者人生的几个关键节点,也是比较容易产生深刻记忆的时候,调查分析并好好地加以借用。打动新顾客这里谈的新顾客,特定地指“竞品的顾客”和全新的消费者。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关系营销观点,它更注重维系现有顾客,原因在于争取新顾客的成本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,还建议必须分析顾客产生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根本原因。可能在我们的市场意识中,吸引新顾客要比维护老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,而忽略了“竞品的顾客”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消费群体,几倍甚至十几倍于某品牌的量。(陈士信作品)某些调研信息表明了消费者对固有品牌的忠诚,而一些调研却又表明,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并不高,不时在几个品牌之间转换。如何定夺,我们应该自己着手去取得一份可信、可靠的调研报告。笔者想佐证的是,或许争取“竞品的顾客”不是那么难,也未必要花费很高的成本。如何打动新顾客?其一、“吸引营销”,鼓励、吸引消费者亲身体验我们的产品、品牌、服务、文化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能有“消费惯性”,但是当遭遇零成本或较低成本体验新事物-全球品牌网-时,我们还是愿意做出尝试(陈士信作品);只要体验结果超出了消费者的预期,他们在下次购物决策时发生兴趣转移,是完全有可能的,因为他们会意识到“原来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或另一个品牌”。其二、“进攻营销”,发现缺点,宣扬优点。老消费者对固有喜爱的品牌,可能会存在某些方面的“不满”,需要借助市场调研才能获知。老消费者一定是相对理性的人,他们对某品类商品拥有一定的产品了解和购买经验。再回过头来分析本品牌的优缺点,如果竞品在某些方面的不足,而本品牌恰恰又做得不错,那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或推广;亦可考虑只在一些特定区域进行一些特定市场宣传。竞品不足的地方,我们致力于把这些方面做好、宣传好。调研只能作为一个方面的参考,多听听长期在一线与消费者接触的资深导购员的意见,相信益处不小。其三、拿出点新意。创新是一个很旧的词了,我们面对一个“大爆炸”的时代,也面对一个“平凡、平庸”的世界。一点点新意、小创新,都可能引起我们的兴趣。在4P营销(产品、价格、地点、促销)上下些心思,新老消费者都需要一点新意,哪怕是一点点,都可能吸引他们的目光。全新的消费者好似一张白纸,那你的品牌赶紧先入为主吧。如果目标消费群体以年龄划分,那么再过1-3年就将进入目标区的人群,同样具备了非常高的关注价值。陈士信欢迎与globrand(全球品牌网)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,陈士信先生,运动品牌观察员。任职于国内领先男装公司之品牌市场中心,对品牌经营战略、品牌推广策略、定位、策划与竞争策略、传播有独到之见解,尤其关注体育用品行业,关注公司发展战略与策略、企业管理。许多作品及观点刊载于《第一财经日报》、《南方都市报》、《湖北日报》、《南都周刊》、《时代周报》、《销售与市场》等纸媒及新浪网、网易、第一营销网、腾讯网、慧聪网、MSN中国、中国服装网、凤凰网等主流网站,世界工厂网、全球品牌网、品牌中国网、环球鞋网等专栏作家。电邮:[email protected] 博客:http://yunjuzhuren.blog.163.com(与我联系时,请说明您是在“全球品牌网”看到这篇文章的。) 进入陈士信专栏
品牌logo设计公司
相关案例
相关文章

最新案例推荐
最新资讯推荐

浙江省杭州市金手指创意园一号楼

Tel:0571-8858 0937

Mob:15868850397

QQ:785518861

请扫码联系品牌顾问
Copyright © 2007-2020 杭州佳点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 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3350号 浙ICP备17052797号-2 技术支持佳点品牌设计
在线品牌咨询 15868850397
在线咨询
示例分组1
请您留言

佳点品牌策划15868850397

提交